节目分别从主粮作物、经济作物、畜牧水产、水果蔬菜、自主研发五个维度,全景讲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助力国人美好生活的故事,生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巨大成就。
良渚文化,不仅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进程中,打破了传统的“中原中心论”,而且突破了“文字、金属、城池”三要素作为文明判断标准的传统理论,为文明判断标准提供了“东方模式”。
作为一部展现新疆棉花产业与棉农生活的纪录片,该片体现出的内容共情性、文化多样性、影像真实性,使其不失为一部纪录片佳作,也为国内外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、理解新疆棉花与棉农的有效影像文本。
一部聚焦2021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艾尔肯、管小燕和马贵忠3户棉农在秋收时节生活的纪录片,是如何引起国际共鸣,开启国际对话的?
该片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,记录下三户棉农家庭在棉花丰收时节的真实生活。片中有关新疆农村现代化的纪实呈现,让海外观众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知。
在专题片《听,穿透历史的中国声音》中,我担任第二集《友谊的桥梁》导演,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,我经历了一段“创作永远在路上”的难忘时光。
作为一部在电视上播出的系列纪录片,《远方未远》能够入围北京电影节纪录单元,真真切切是个惊喜。似乎这个“入围”,给过去的三年,给同行的伙伴,也给镜头里那些交付真诚和时间的人们,一个小小的交代。
美国著名作家、记者安娜·路易斯·斯特朗的一生,经历了在美国、俄国和中国生活和工作过三分之一的时光。她不远万里,六次来中国。她的报道和著作,充满对中国的同情和挚爱,几乎包括了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。
说起安娜·路易斯·斯特朗这个名字,或许大多数人不是很熟悉。但说起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”,大家都知道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。其实,这句话就是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对斯特朗说的。
96年前,美国著名记者安娜?路易斯?斯特朗乘坐西伯利亚铁路快车,第一次前往中国采访,她没有想到,从此她会与中国结下生死与共的情缘。她为什么来中国?她在中国经历了些什么?她对中国的情感是如何悄然变化的?
建党百年,每个人都想为祖国献上一份礼物。作为电视工作者的我,能送给祖国的,也就是一部掏心的片子了。很幸运,我被《安娜与中国》这部文献片选中了。更幸运的是,这部片子是我迄今为止,制作得最顺利的一部。
“《奋斗吧 中华儿女》不仅仅是一台音乐舞蹈表演的记录,也是对中国革命史的一次回顾,对党的百年辉煌的一次回顾。希望大家通过影片更加了解历史,也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。”